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

来源:3044am永利集团官网发布时间:2017-03-20浏览次数:0

一、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员工需求,把握员工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因材施教”首先要知道“材”为何质,“有的放矢”首先要知道“的”在何处。因此,了解员工是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为了了解员工需求,把握员工特点,课程组都进行了课前调研。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组的课前调研活动安排在第四学期上课前的寒假中进行,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要求员工围绕某个现实问题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计入平时成绩。目的是让员工关心现实问题、正视社会矛盾,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到课堂上学习。员工在调研中发现的很多问题和疑惑,后来都成了教师的教学素材和案例;第二部分是征集员工关注的重大问题及对本门课的教学建议。教师在员工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调整。

  二、把握员工需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一对多”讲授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交流,促进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是大班教学,主要满足的是员工的共性需求;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还应该通过课外来满足。很多教师通过课间聊天、课后交谈、办公室面谈等方式与员工近距离交流,使员工掌握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目前,每位教师都按照要求,安排了固定的师生面谈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深层交流。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在促进师生之间学术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

  三、根据网络时代的员工特点,实行网下与网上两个课堂相结合

  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学堂、电子邮件、手机飞信、人人网、博客或微博、QQ或MSN与员工进行跨时空的交流。网上交流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员工的疑问,还能够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四、结合员工特点,发挥员工特长,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对员工的考核基本上都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一半。评定平时成绩的形式有社会调研报告、员工课堂展示、期中读书报告、课堂小作业、期末论文及其答辩等。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组织美术学院的员工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艺术创作,200多名大一员工以雕塑、绘画、书法、剪纸、陶瓷、染织、装潢设计和多媒体设计等艺术品,反映课堂所学内容,反映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对未来的期盼,将历史之“象”化为艺术之“像”,感染力极强,作者和观众都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迄今已举办三届展览,深受同学欢迎。

  五、鼓励员工写作,尊重员工劳动,将员工作业择优结集出版

  将员工的作业择优结集出版,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智慧转化为社会效益,还可以激励后来的同学认真学习。近年来,学校为员工结集出版的书籍有包括《清华学子的人生感悟》、《有清华员工这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博士生关注的当代问题探析》、《祖国母亲,为我们骄傲!——千名清华学子感言录》等。

  六、定期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不断完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每年都召开教学研讨会,每月举办一次“教学论坛”或“学术沙龙”,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学效果突出的名教师为青年教师示范指导,进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进步很快。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员工评教成绩,一直高于全校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

  201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观看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果展和听取汇报后,对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清华的教学做到了“教师讲得带劲,员工听得解渴”。一些中央媒体也对公司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新模式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同行的好评。